文档来源:
安全管理网 |
点 击 数:
|
更新时间: 2020年12月22日 |
|
文件大?。?141.78 KB
共16页
|
文档格式:
WORD
|
下载点数: 10 点(VIP免费) |
上锁挂签管理规定
文件编号:
版 本:第01版
生效日期:2018.12.
批准: 审核: 编制:安环部
1. 目的
1.1 为强化能量隔离管理,防止能量意外释放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明确上锁挂签系统执行的安全要求和程序,制定本规定。
2. 范围
2.1 本规定适用于维护、检查、安装、维修或维护等工作。
2.2 运行控制程序的指导原则是任何人员在执行任何工作时,有可能因为意外被启动、开车或释放出残留的能量而造成伤害时,都必须遵守上锁挂签管理规定。
2.3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的员工和承包商的工作。
3. 职责
3.1 属地部门:
3.1.1 确保本程序已经完全履行。
3.1.2 确保属地员工参加所有必需的培训。
3.1.3 确保进行上锁挂签操作的员工和承包商具备相应的知识。
3.1.4 需对承包商进行培训后,方可允许其进入属地进行与能量隔离及上锁挂签相关的作业。
3.1.5 编制属地内各类设备维护、检查、安装、维修或维护等工作的能量隔离方案。
3.1.6 属地部门负责管理安全锁具,并编制锁具相应管理台账。
3.2 属地上锁人员:
3.2.1 根据能量隔离方案填写上锁点清单进行现场上集体锁并挂签,清理现场不相关人员和物料并进行上锁测试确保上锁的有效性。
3.3 属地部门主管:
3.3.1 属地主管确保设备系统已正确地进行上锁挂签及测试,在锁箱上主管锁并挂签。
3.4 安全部门 /高危作业小组:
3.4.1 实施随机和年度检查以确保员工遵守“上锁挂签”程序。
3.4.2 收集相应的法规要求,并在必要时更新本管理规定。
3.4.3 安环部牵头负责为属地部门提供安全锁具及“危险禁止操作”标签并进行锁具发放登记管理,同时管理所有锁的备用钥匙。
3.5 作业人员:
3.5.1 作业人员在作业之前,确保所工作的设备系统已正确地进行上锁挂签及测试,并在锁箱上上好个人锁并挂签。
3.6 所有人员:
3.6.1 所有人员必须遵循本规定,违反本规定属于严重违反公司安全规范行为,此行为包括不限于
a). 没有将所有的能量隔离进行上锁挂签;
b). 没有进行测试或目试动力设备的测试;
c). 操作已经上锁挂签的被隔离设备;
d). 没经授权擅自移去标签或拆锁;
e). 私自持有另一备用钥匙。
4. 定义
4.1 受影响员工:一个员工工作需要操作或使用的设备/系统正在通过上锁挂签进行维护或维修,或需要在一个区域里工作而该区域正在实施维护或维修。
4.2 能量: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工艺物料或设备所含有的能量。本规定中的能量主要指电能、机械能(移动的、转动的)、热能(机械或设备、化学反应)、势能(压力、弹簧力、重力等)、化学能(毒性、腐蚀性、可燃性、窒息性等)、辐射能等。
特别注明:对某些设备而言,仅除去动力源并不可能对在其设备上工作者提供足够?;?。因这些设备包含着某些内在储能。要找出这些内部储能并采取适当措施以消除他们。(比如可用物理的方法阻止其移动和转动) 。需要寻找并消除的储能包括:
? 扭力弹簧
? 飞轮
? 电容
? 储存压力
? 具有势能的大质量物体。等等
4.3 隔离:将阀件、电气开关、蓄能配件等设定在合适的位置或借助特定的设施使设备不能运转或能量不能释放。
4.4 能量隔离方案:属地部门根据辨识出的危险能量和物料及可能产生的危害,编制的属地内各类设备维护、检查、安装、维修或维护等工作的能量隔离方案,隔离方案应明确隔离方式、隔离点及上锁点(见附件7.4)。
4.5 上锁点清单:属地上锁人员根据能量隔离方案填写上锁点清单(见附件7.5),进行现场上集体锁并挂签,清理现场不相关人员和物料并进行上锁测试确保上锁的有效性。
4.6 上锁挂签:上锁、挂签、清理、测试。
4.6.1 上锁:根据建立的运行控制程序,在一个能量隔离设备、装置上上锁(和挂签)以确保能量隔离装置和设备或系统在上锁(和挂签)被移开前,不允许操作。
4.6.2 挂签:一个明显的警告牌放置在能量隔离装置上,以指示该设备或系统正被控制、不能操作,直到挂牌装置被移开。
4.6.3 清理:通过卸压,放空水或蒸汽, 冲洗,爆炸性测试等手段清除系统或设备内的危害。通过清场保证其它员工处于安全距离,同时应清除上锁设备周围的其他设备和材料。因为,如果试车步骤失败,就会使这些人员受到伤害或设备受到损害。
4.6.4 测试:验证系统或设备隔离的有效性(该验证必须排除联锁装置或其它会妨碍验证有效性的因素,一般为属地人员测试,作业人员确认)测试能量是否完全释放,能量不能完全释放的,须重新制定能量隔离方案。
4.7 上锁装置:利用一个实在的装置,如一个锁头,把能源隔离装置固定在安全的位置同时防止设备或系统的启动。
4.8 挂签装置:一个明显的警告装置,如一个牌或任何附着物,能安全地固定在能量隔离装置上以显示设备或系统正在被控制、不能操作,直到挂签装置被移开。
4.9 安全锁:用来锁住能量隔离设施的安全器具,包括两类: 个人安全锁(钥匙与锁“一对一”的安全锁)、主管安全锁(钥匙与锁“一对一”的安全锁)、和集体安全锁(钥匙与锁“一对多”的锁组);在防爆区域的安全锁具须符合防爆要求,锁具编号参见锁具编号规则。
4.10 集体锁箱:集体上锁时供设备属地部门或设备维修单位上锁使用的锁具。其要求包括两点:集体锁箱需置于易触及且明显的位置,便于上锁、挂签;参与集体上锁的相关单位,均需清楚了解集体锁箱的位置。
5. 参考文件
5.1.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管理规定》
5.2. 《动火作业管理规定》
5.3. 《管线打开及盲板抽堵管理规定》
5.4. 《生产设施安全检修管理规定》
6. 运行程序
6.1 安全锁使用管理
6.1.1 使用安全锁时,必须随锁附上“危险,禁止操作”标签。
6.1.2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特殊尺寸的阀或电源开关无法上锁时,寻找是否存在其它隔离点或隔离方法;在确实不能使用锁的地方,工厂程序将使用挂牌和其它一些有助于确保达到与使用上锁相当的安全水准所必需的步骤。
6.1.3 个人安全锁和主管安全锁,仅上锁者本人可解除。
6.1.4 集体安全锁的上锁和解锁由属地部门执行。
6.2 测试确认
6.2.1 切断设备的电源开关并上锁挂签后,属地人员必须进行测试;
6.2.2 属地对设备、容器、管线等上锁点执行上锁挂签后,属地人员要进行能量隔离状态确认(测试确认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可证实电源开关、阀门等已被切断并上锁无误);
6.2.3 涉及有联锁装置设备的测试确认,现场转换开关必须置于“手动”状态,再依靠就地的启动按钮来测试确认电源是否断开。测试结束后,转换开关转至“停止”状态。
6.3 上锁管理
6.3.1 上锁前,作业人员必须在签发安全作业许可证(如管线打开、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前,已由操作人员进行停车、冲洗、排空,确认能量已经彻底隔离;
6.3.2 集体锁用于锁能量隔离点,属地主管的主管锁和作业人员的个人锁用于锁放置集体锁钥匙的锁箱;
6.3.3 上锁步骤:
a)属地人员依照能量隔离方案对所有能量隔离点实施上集体锁、并挂签后,需逐个测试确认要隔离的能量已经隔离(如:再次确认泵不能启动、接地良好、压力为常压、气体检测合格、阀门不能被打开等);
b)将集体锁的钥匙放进集体锁箱;
c)属地主管确保现场上锁挂签设备系统已正确地进行上锁挂签及测试,在锁箱上主管锁并挂签;
d)作业人员确保现场上锁挂签设备系统已正确地进行上锁挂签及测试,确认主管已在锁箱上锁并挂签,作业人员用其个人锁将锁箱锁住。
6.3.4所有上锁人员上锁的同时挂“危险禁止操作”标签,必要时填写联络方式。
6.4 集体锁所有钥匙均须放于集体锁箱内,且钥匙号码可以被工作人员辨别,并与现场安全锁相对应。
6.5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必要时将进入受限空间封堵设施上锁挂签(如人孔盖、地井盖板等)。
6.6 上锁点清单填写
6.6.1 上锁时,属地部门必须详细记录集体锁上锁点,上锁点清单在设备维修单位签名后与作业许可一同放置作业现场。
6.6.2 设备属地部门对上锁点清单的正确性负责;
6.6.3 上锁点清单包含以下信息:
a) 上锁点的位置;
b) 上锁点由属地主管和作业人员检查确认。
6.7 上锁交接
6.7.1 当换班时工作尚未完成,隔离点的集体锁、集体锁箱上的主管锁及“危险禁止操作”标签不能被随意解除,接班主管必须先用其主管锁锁上集体锁箱后,交班主管才可解除本其主管锁;
6.7.2 已完成工作或者需要交班的作业人员解除其个人锁,新接班的作业人员在集体锁箱上个人锁。接班作业人员必须在锁箱上好个人锁方可作业。
6.8 解锁步骤
6.8.1 作业人员须确保设备交给属地部门时设备可安全使用 (例如装上?;じ?、安全链条、格子板复原、现场卫生清洁等),并确认自己是安全的,方可解除其个人锁及标签;
6.8.2 属地主管必须确认现场工作全部完成,所有作业人员已解除个人锁,方可解除其主管锁及标签;
6.8.3 属地部门人员取出集体锁箱内的钥匙,按照上锁点清单逐一确认并解除集体锁及标签。
6.9 电气设备上锁
6.9.1 在有电气危害的场合,应确认所有电源得到控制。
6.9.2 上锁人员应有能力进行电气危害评价和处理。对可能进行的带电作业或在带电设备附近作业上锁时要采取附加的安全措施。
6.9.3 在做电气设备维修工作时,对电气隔离点由电气工作人员上锁、挂签及测试,属地操作人员及维修作业人员对电气工作人员上锁、挂签及测试进行确认,并对电气隔离点电气工作人员上锁的钥匙实施上锁、挂签。
6.9.4 电气隔离点上锁采用集体上锁方式,电气工作人员在隔离电源点上锁、挂签及测试后,将钥匙放入集体锁箱,属地操作人员及维修作业人员在确认隔离点上锁挂签后在集体锁箱上锁,属地操作人员在现场的启动按钮/开关处测试确认电源断开后挂警告标志。
6.9.5 具有远程控制功能的用电设备,不能仅依靠就地的启动按钮来测试确认电源是否断开,远程控制端必须置于“就地”或“断开”状态。
6.9.6 主电源开关是电气驱动设备主要上锁点,附属的控制设备(如现场启动/停止开关)不可作为上锁点,但需要悬挂“禁止启动”字样警示标识。
6.9.7 回路若是采用保险、继电器控制盘供电方式,按正常方式无法上锁时,必须拆除保险并加装?;は涮搴笊纤仪?。
6.9.8 若必须在裸露的电气导线或组件上工作时,须由机电专业人员来执行且上一级电气开关必须由机电专业人员断开,上锁挂签。
6.10 非正常解锁要求
6.10.1 如个人锁或主管锁的上锁人不在场,且其“危险禁止操作”标签和锁具需要移去时,必须完成以下两个规定之一:
a) 与上锁人联系并取得其核准并得到许可;
b) 联络属地部门负责人及作业负责人并已经:
i. 确知上锁的原因;
ii. 确知目前工作状况;
iii. 检查过相关设备;
iv. 确知解除该标签及锁是安全的。
6.11 锁及钥匙的管理
6.11.1 安环部建立公司级锁具管理台账,制定锁具编号规则;
6.11.2 属地部门建立锁具管理台账,对锁具编号管理;
6.11.3 属地部门负责对锁具维护保养,并执行断能上锁管理规定;
6.11.4 安全锁备用钥匙与锁具发放台账由EHS部经理保管,禁止私自配制和保留个人安全锁的备用钥匙;
6.11.5 备用钥匙用来取代已毁掉的旧钥匙,严禁用于取代遗失的钥匙。申请备用钥匙必须得到EHS部总监批准,当遗失的钥匙已确定无法找回,锁具必须归还到EHS部做报废处理。
6.12 “危险禁止操作”标签的使用
6.12.1 “危险禁止操作”标签与安全锁同时使用,移去标签必须先解锁;
6.12.2 主管锁和个人锁的 “危险禁止操作”标签必须其本人去除,集体锁的标签由属地部门去除;
6.12.3 标签在作业过程中不得涂改,不可重复使用。
7. 附件
7.1. 上锁挂签流程图
7.2. “危险禁止操作”标签的示例
7.3. 安全锁编号规则(示例)
7.4. 能量隔离方案
7.5. 上锁点清单
7.6. 锁具发放记录表
7.7. 备用钥匙更换申请表
7.8. 移去上锁挂签锁具确认书
7.1. 上锁挂签流程图
7.2. “危险禁止操作”标签的示例
在“禁止操作”下面加注“未经授权拆除标签和锁具将可能导致他人伤亡和你本人被解雇”
7.3. 安全锁编号规则(示例)
1.1 锁具代码+部门+岗位+代号:
1.1.1个人锁编号(示例):
GR – YE – LC -001/张三
锁头:排序号/张三
所属属地:氯气处理
部门代号:运行二部
代号:个人锁
备注:锁头编号,每个锁头对应一把钥匙,钥匙与锁编号应一一对应。
1.1.2 集体锁编号(示例):
JT – YE – LC -A01
锁头编号
所属属地:氯气处理
部门代号:运行二部
代号:集体锁
7.4. 能量隔离方案
生产单位 维修单位
作业区域 作业时间
编写人
作业内容:
隔离区段/设备:
能 量 源 危 害 隔离方法 隔离点 上锁点
□移除管线加盲板
□双切断加导淋
□关闭阀门
□切断电源
□其他
□移除管线加盲板
□双切断加导淋
□关闭阀门
□切断电源
□其他
□移除管线加盲板
□双切断加导淋
□关闭阀门
□切断电源
□其他
批准人: 年 月 日
7.5. 上锁点清单
设备属地区域: 日 期:
设备属地区域主管: 部 门:
工 作 内 容 ¬¬¬¬¬¬
锁 点 数量: 锁 箱 编 号:
集体锁(钥匙)编号 锁具类别
(球阀锁具、蝶阀锁具、闸阀锁具等) 上锁地点
(同一钥匙,不同上锁点,需要分别列出) 上锁人/日期 解锁人/日期
上锁日期和时间 上锁签名
(已确认上述上锁正常) 设备属地主管打? 作业人员打? 解锁日期和时间解锁签名 解锁签名
? 上锁类别、上锁地点必须在工作前明确打印列出
? 进入受限空间必须绘制流程简图
? 设备属地主管、作业人员在集体锁箱上锁前,现场检查集体锁状态完好
? 作业人员解锁前确保工作已经完成并自己是安全的
? 设备属地主管解锁前确认现场工作已经完成,所有个人锁已解除
?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无法上锁的,则必须挂签,由上锁人、属地部门主管和作业负责人在上锁清单备注并签字
7.6. 锁具发放记录表
厂(处 ) 工段 年 月 日
序号 个人锁号 集体锁箱号 领用人 备注
申请人 工段:
钥匙类别 □个人锁钥匙 □集体锁钥匙 □主管锁钥匙
钥匙编号
原因说明 因原有钥匙损坏,特申请将损坏的钥匙交,更换备用钥匙使用。
特别说明:仅限此种情况方可申请更换备用钥匙!
申请人:
核准
设备总监:
7.7. 备用钥匙更换申请表
7.8. 移去上锁挂签锁具确认书
上锁者姓名:
上锁的理由:
目前工作状况:
相关设备情况;
解除该标签及锁安全情况描述
经上锁者主管查实:(在下列一项中打勾)
? 该上锁和加标签的员工现在不在厂内
? 该上锁和加标签的员工现在在厂内,但钥匙丢失
处置的结果是:(在下列一项中打勾)
? 已经联系到该员工,并正式通知他(她)的上锁挂签锁具将被去除。
? 联系不到该员工。主管必须在该员工回公司后第一时间通知其上锁挂签锁具已经被除去。
? 与该员工现场确认,去除锁具。
申请人: 日期:
属地主管: 日期:
作业负责人: 日期:
注:预览效果可能会出现部分文字乱码(如口口口)、内容显示不全等问题,下载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