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作者:
赵爱敏 王法林 赵洪泽 杨延远 熊明祥 黄元上
文档来源:
中央储备粮邓州直属库 |
点 击 数:
|
更新时间: 2021年01月09日 |
|
文件大?。?264.38 KB
共3页
|
文档格式:
PDF
|
下载点数: 1 点(VIP免费) |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12(2) 有害生物防治
利用环流通风技术
确保偏高水分玉米安全度夏*
赵爱敏 王法林 赵洪泽 杨延远 熊明祥 黄元上
(中央储备粮邓州直属库?。矗罚矗保担埃?摘 要 利用冬季低气温,对玉米采取强制机械通风降温,使其温度降至10℃以内。在
仓内布置回流管,并用薄膜压盖。随着气温的回升,仓内玉米形成“冷心热皮”现象,通过四个
阶段环流通风,均使仓内玉米温度在均温后控制在25℃以内,实现了安全储粮。该方法降低
了储粮费用,确保了偏高水分玉米安全度夏。
关键词 环流通风 冷心热皮 安全度夏
中央储备粮邓州直属库处于华北干热储粮生态
区,属典型的季风大陆半湿润气候,常年7月~8
月,日最高温度可达35℃以上。仓温受气温影响,
变化幅度较大,仓内四周及粮面温度受仓温影响较
大,如不采取科学储粮措施,四周及粮面温度可上升
至30℃左右,可导致储粮害虫发生,粮食品质劣变。
同时,近年来,随着玉米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农村劳
动力匮乏,农民售粮习惯等多种因素影响,致使市场
上高水分玉米数量不断增加,迫于现状,粮库也收购
了部分高水分玉米。高水分玉米在储藏过程中容易
出现温度过高,虫害霉菌孳生,品质劣变等问题。为
了探索高水分玉米安全度夏储藏技术,中央储备粮
邓州直属库对2011年收购的偏高水分玉米进行储
藏试验,研究分阶段环流通风对偏高水分玉米储藏
期间温度、水分、虫害和品质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仓房
储粮仓房为中央储备粮邓州直属库平房仓14号
(试验仓)和23号(对照仓)。14号仓跨度为20.22m,
长71.27m,仓容7200t,装粮线高度为6.0m,空气途
径比为1.60;23号仓跨度为17.23m,长度51.49m,
仓容3600t,装粮线高为5.0m,空气途径比为1.45。
各仓设置4个通风口,风网类型为地上笼。
1.1.2 储粮
试验储粮均为2011年收购的邓州市玉米,入仓
方式是机械入仓,其原始品质指标见表1。
表1?。保春挪趾停玻澈挪钟衩自贾柿科分?仓
号
入库时间
(年·月·日)
数量
(t)
容重
(g/L)
水 分?。ǎィ?最高最低平均
脂肪酸值
(KOH/干基)
/(mg/100g)
品尝
评分
(分)
色泽
气味
14?。玻埃保保保保啊。叮罚埃病。罚玻怠。保担丁。保矗病。保担啊。常担薄。福?正常
23?。玻埃保保保保怠。常玻埃啊。罚玻础。保担怠。保矗场。保担薄。常担础。福?正常
1.1.3 设备
1.1.3.1 风机
风机类型为环流风机、离心通风机和轴流风机。
其中环流风机型号HLTF350,功率2.2kW,转速
2900r/min,流量3300m3/h,全压1800Pa;离心通
风机型号4-72No.14C,功率30kW,转速1800r/
min,流量25200m3/h,全压2000Pa;L4-72-6C,
功率15kW,转速2240r/min,流量20268m3/h,全
压1733Pa;通风类型为压入式通风;轴流风机型号
AO6312,功率0.25kW,转速2850r/min,流量
1830m3/h,全压122Pa。
1.1.3.2 粮温检测系统
测温系统由计算机、测控主机、测控分机和分线
器组成,每仓10组测温电缆,每组5根,每根测温电
缆分为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和第四层共4个点,
每次测温时间为上午8:00。
1.2 方法
1.2.1 入库前仓房管理
入仓前,布置风网,调试各风网风速、风压,以求
平衡,然后进行空仓杀虫。
1.2.2 入库过程管理
入库玉米全部经过清理筛除杂,入库期间指派
·26·
* 收稿日期:2012-02-14
通讯地址:河南省邓州市新华西路103号
有害生物防治利用环流通风技术确保偏高水分玉米安全度夏
专人负责定时摆动转向输送机和清理杂质,以防止
在粮堆中形成杂质集积区。
1.2.3 入库后管理
入库后,布置好测温电缆和环流熏蒸设备,平整
粮面,每天检测一次粮温。一周后开始利用30kW
风机强制降温,将温度降至10℃以内。
试验仓用薄膜压盖密封,在粮堆内布置回流管
道,回流管距粮面50cm,主管道为110mm?。校郑盟?料管,支管道为直径75mm?。校郑盟芰瞎?,所有管道
均在粮面下50cm处,支管道开孔率为前段6%、中
段8%、后段10%?;亓鞴芘帕腥缤迹彼?。导风
管道排列如图2所示。
5月对照仓采用机械通风降水,将玉米水分降
至14.5%左右时,因再进行通风降水时水分变化不
明显,中止降水。
随着气温上升,粮温不断上升,当粮温超过
25℃时,试验仓开启环流风机,进行环流通风,当粮
温降至20℃以内时,关闭风机。第一次环流通风时
间从2011年6月20日至23日,累计60h;第二次
从2011年7月21日至23日,累计48h;第三次从
2011年9月3日至5日,累计48h;第四次从2011
年9月23日至26日,累计60h。
当对照仓玉米发热时,采用15kW风机进行机
械通风降温。
1.2.4 日常管理
在高温、高湿季节,利用夜间低温时间,开窗通
风,排除仓内积热、积湿,开启隔空层排风扇,排除隔
空层热量。
1.2.5 熏蒸施药
经粮情检验有虫害发生时,对照仓按3g/m3 磷
化铝片剂进行粮面投药,仓外环流熏蒸;试验仓采用
仓外投药机环流熏蒸。
2 结果与分析
2.1 环流通风期间粮温的变化
14号仓(试验仓)在环流通风期间粮温变化如
表2所示。
表2?。保春挪衷诨妨魍ǚ缙诩淞肝卤浠ǖノ唬骸妫?通
风
前
层
数
温 度
四周
最高
四周
平均
中间
最高
中间
平均
通
风
后
层
数
温 度
四周
最高
四周
平均
中间
最高
中间
平均
第一
次通
风前
第一层27.3?。保罚贰。保福础。保玻?第二层21.3?。保叮础。保罚薄。保保?第三层18.0?。保常场。保担础。保埃?第四层15.2?。梗浮。保玻病。梗?第一
次通
风后
第一层17.6?。保矗场。保担浮。保常?第二层16.3?。保常础。保矗浮。保玻?第三层16.3?。保常怠。保矗场。保保?第四层15.1?。保玻啊。保玻薄。保埃?第二
次通
风前
第一层28.0?。保梗薄。玻埃贰。保矗?第二层29.0?。保福贰。保梗贰。保常?第三层25.0?。保罚埂。玻埃啊。保玻?第四层23.4?。保担贰。保梗埂。保保?第二
次通
风后
第一层21.2?。保叮础。保罚埂。保担?第二层18.9?。保担场。玻保场。保矗?第三层17.9?。保矗丁。玻埃啊。保矗?第四层17.4?。保常埂。保罚丁。保玻?第三
次通
风前
第一层27.6?。玻玻怠。玻矗埂。保叮?第二层28.1?。玻埃场。玻玻丁。保担?第三层25.7?。保梗丁。玻保贰。保矗?第四层22.6?。保福础。保梗浮。保矗?第三
次通
风后
第一层24.5?。玻埃础。玻玻贰。保福?第二层22.7?。保福丁。玻保丁。保罚?第三层20.5?。保叮浮。玻玻薄。保叮?第四层17.1?。保担丁。保梗场。保常?第四
次通
风前
第一层28.2?。玻矗场。玻叮础。保梗?第二层26.4?。玻玻埂。玻担病。保福?第三层23.2?。玻保怠。玻保浮。保叮?第四层23.5?。玻埃薄。玻埃埂。保叮?第四
次通
风后
第一层25.6?。玻玻浮。玻矗薄。玻埃?第二层24.7?。玻保贰。玻担埂。保梗?第三层23.8?。玻埃丁。玻常丁。保福?第四层23.5?。保梗础。玻保薄。保福? 由表2可知,试验仓在环流通风后四周平均粮
温保持在20℃以内,每次通风结束后,中间平均粮
温比四周平均粮温低2℃~3℃。每次通风结束
后,四周最高粮温、四周平均粮温、中间最高粮温
与通风前相比均降低,降低幅度随着通风次数增
加而减小。中间平均粮温呈上升趋势,达到了均
温目的。
对照仓在5月通风降水后粮温均在20℃以上,
随着气温的回升,对照仓四周粮温升高较快,中间局
部粮温也有升高现象。针对此现象,采用常规方法,
对对照仓挖沟、深翻散热,利用雨后、夜间等有利通
风降温时机,采用机械通风降温。
2.2 环流通风期间水分的变化
14号仓(试验仓)在环流通风期间水分变化如
表3所示。
·27·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12(2) 有害生物防治
表3?。保春挪衷诨妨魍ǚ缙诩渌直浠ǖノ唬海ィ?通 风 次 数
通风前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上
层
最高15.2?。保担薄。保担场。保担场。保担?最低14.8?。保矗丁。保矗贰。保矗贰。保矗?平均15.0?。保矗浮。保矗浮。保矗埂。保矗?中
层
最高15.3?。保矗埂。保担啊。保担啊。保担?最低14.8?。保矗怠。保矗埂。保矗丁。保矗?平均14.9?。保矗丁。保矗埂。保矗贰。保矗?下
层
最高15.2?。保担薄。保担啊。保担啊。保担?最低14.4?。保矗丁。保矗贰。保矗浮。保矗?平均14.9?。保矗贰。保矗浮。保矗埂。保矗?整
仓
最高15.2?。保担薄。保担场。保担场。保担?最低14.4?。保矗怠。保矗贰。保矗丁。保矗?平均14.9?。保矗浮。保矗浮。保矗浮。保矗? 由表3可知,试验仓在环流通风期间上、中、下
层和整仓平均水分与原始水分相比变化不明显,通
过环流通风,上、中、下层最高和最低水分差为
0.6%,和环流通风前相比降低了0.2%。在环流均
温后,玉米水分更均匀。
对照仓在通风降水后水分降至14.5%,随着粮
温升高,采用机械通风降温,机械通风降温结束时,
水分下降至14%左右。
2.3 环流通风期间虫害的发生及变化
试验仓在7月30日发生虫害,主要为玉米象
10头/kg。采用仓外投药机环流熏蒸方法,30d后
观察,害虫死亡率为100%,无霉变现象。而对照仓
6月20日发生虫害,主要为玉米象20头/kg,粉缟
螟15只/m2。采用粮面投药,仓外磷化氢环流熏蒸
方法,30d后观察,害虫死亡率为100%。比较发
现,对照仓比试验仓害虫发生时间早且虫害严重。
2.4 环流通风期间品质的变化
14号仓(试验仓)储粮品质变化如表4所示。
表4?。保春挪衷诨妨魍ǚ缙诩浯⒘钙分时浠?通风次数
脂肪酸值
(KOH/干基)/(mg/100g)
品尝评
分(分)
色泽
气味
通风前35.1?。福?正常
第一次通风后39.4?。福?正常
第二次通风后39.6?。福?正常
第三次通风后41.7?。福?正常
第四次通风后42.6?。福?正常
由表4可知,在4次环流通风期间,试验仓储粮
品质变化不大,脂肪酸值增加了7.5(KOH/干基)/
(mg/100g),品尝评分值84分以上,色泽气味正常。
同期测定对照仓脂肪酸值为45.2(KOH/干
基)/(mg/100g),比试验仓升高了2.6(KOH/干
基)/(mg/100g)。同期测定对照仓品尝评分降至
80分,比试验仓低5分。比较发现,对照仓玉米脂
肪酸值升高速度大于试验仓,品尝评分低于试验仓。
环流通风延缓了玉米品质劣变。
2.5 经济效益分析
14号仓环流通风总耗电3801kW·h,机械通风
强制降温累计通风时间48h,单仓通风总耗电
5760kW·h,共计9561 kW ·h,按工业用电
0.7元/kW·h计算,总费用6692元,通风系统材料
41000元,年折旧费按10%,计4100元,总费用为
10792元,吨粮成本1.61元。23号仓机械通风强制
降温累计通风时间48 h,单仓通风总耗电
2880kW·h,机械通风降水时间90h,通风总耗电
5400kW·h,机械通风降温时间48h,通风总耗电
1440kW·h,共计9720kW·h,总费用6804元,吨粮
成本2.13元。比较可知,试验仓吨粮费用小于对照
仓吨粮费用,节省了0.52元/t,提高了企业经济效
益。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冬季低气温,对玉米采取强
制机械通风降温,使其温度降至10℃以内。气温回
升后适时采取环流通风,充分利用粮堆冷源,使仓内
玉米均温后控制在25℃以内。该方法降低了储粮
费用,实现了高水分玉米安全度夏。
3.1 冬季气温低,采用强制机械通风降温,使粮堆
温度降低,形成冷源。
3.2 环流通风能有效地利用冷源,降低冷源损耗速
度,使粮食均温后控制在25℃以内,确保了高水分
玉米安全度夏。
3.3 试验仓吨粮成本费用小于对照仓吨粮成本费
用,节省费用0.52元/t,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参 考 文 献
1 卢献礼,范丕程,李宗良等.局部环流降温在低温储粮中
的应用[J].粮食储藏,2005,34(6):29~31
2 张国华,王强,张文春.应用膜下环流通风技术实现高
大平房仓低温储粮[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08,(4):
20~22
3 周天智,许哲华,宋峰.高大平房仓膜下双层风网机械
通风环流熏蒸储粮[J].粮食储藏,2004,32(1):13~15
4 刘传云,徐永安,牛兴和.仓内环流调节粮温技术试验研
究[J].粮食储藏,2005,34(1):21~23
·28·
注:预览效果可能会出现部分文字乱码(如口口口)、内容显示不全等问题,下载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