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作者:
李彦红
文档来源: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 |
点 击 数:
|
更新时间: 2021年01月08日 |
|
文件大?。?172.75 KB
共2页
|
文档格式:
PDF
|
下载点数: 1 点(VIP免费) |
城市。预计2012到2025年问新能源汽车
年产量将超过100万辆,最终使得中国传
统燃油汽车fi乘-用车保有量的50%左右,
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是必然趋势。
3 2.2国家高度关注新能源汽年韵研
发和产业化
在中投顾问发布的钽008.2010年中
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
中显示,巾囤自21世纪初便开始了对新
能源汽车产、【k的关:}乇。我陶的“863”计划
电动汽车重大专项早在2001年就启动
了。建立了以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
池汽车为三纵”,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驱
动电机、动力蓄电池为“三横”的所谓“i
纵:横”开发布局?!笆晃濉币岳?,中国提
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政府高度关
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
美田通JH公司中因政策主管图拉}
斯评价说:“中国有能力当好领航者”,并且
中陶在2008年就生产了混合动力或者电
动汽车2100辆。只要广大的中因消费群体
接受混含动力汽车,使混合动力汽车尽快地
普及到每家每户,那么中国的汽车产qk将引
顿争球电动汽车产业,增加就业,扩大出口,
使得中围的汽车产业真正崛起。
综上所述:汽车是当今社会的屉藿
要,最普遍的变通上具之一。即使在中国
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私家汽车也已不占少
数r,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
由于传统燃油发动机汽车油耗大、废气排
放量高、效率相对低F,给可持续发展经
济带来了阻碍、加剧了环境的污染,是即
将被时代淘汰的产物,在大势所趋F,汽
车的混合动力技术得到了开发。它主要是
用来缓解传统汽半对于能源消耗和环境
污染的问题,在发展前景』:拥有很大的优
势。但正所谓“万事开头难”,混合动力的
发电机存在安全性能差、稳定性能低、蓄
电池的使用寿命短、制造成本高等问题有
待解决:加r配套设施的不完善,使得混
合动力技术的发腱遇到r困难,私家混合
动力汽车的普及更是需要一定的等待时
间。但是人类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政府在
扶持、生态环境需要?;?,使得汽车混合
动力技术的进步已经无法停止,甚军在以
更快的步伐前进。例如宅马的i3和i8两
款混合动力汽车将在近两年进行鼋产,势
必会给私家混合动力汽车开个好头!相信
在不久的将来,一旦技术成熟,性能安全
可靠,价格亲民,充电站等设施的完善,终
将让混台动力汽车走进寻常卣姓家?!?参考文献:
[11鱼鸿杰、芦珊.中国混台动力汽车产韭的发
函管理观黎.2012年3月下旬刊
浅谈永久气体气瓶的安全管理办法
口李彦红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89)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全国气瓶事故案例的统计分析出的原因,以永久气体的气瓶
在充装和使用中的工作特点、危险性分析,全面系统地总结阐述了永久气体的气瓶在充
装过程的技术控制关键要点,对于提高充装永久气体气瓶安全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气瓶永久气体危险源、
辩一一一· 旃
随着气体工业的发展.作为气体充装
容器的气瓶也必须随之发展,已经渗透到
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人们的生产几乎离
不开气瓶。气瓶足一种具有爆炸危险的特种
设备。其充装介质一般具有易燃、易爆,其趸
具有剧毒、强腐蚀性质.而使Hj环境义凶其
移动和重复允装的特点,比其他压力窖器尤
为复杂、恶劣,一且发牛爆炸或泄漏.往往发
生火灾和中毒,乃至引起灾难性事故发生.
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牛命财产带来损
失.对社会安全带来巨大影响。因此,气瓶的
充装、B’:存和使用必;Ⅲ安全可靠。
根据全国气体充装单位62起典型事
故统计分析,属于管理不菩造成的事故占
总数的61.5%。如充装前没有对气瓶进行
检古或未按规定进行认真检查,结果瓶内
的气体与充装气体发生化学反应,造成充
装当时或充装后的运输、使用中爆炸。属
于工艺装备缴因造成的占总数的27,5%,
如L艺设备设计、安装或改装的不合理,
致使气体流速过快;管道、阀门材质选择
不当:输气管道的静电未能导除等。属于
充装过量而炷生的事故占总数的8.8%,
属于气瓶本身质量问题而发生的事故占
总数的2.2%,闪此,充装单位管理小到位
是安全事故的根源。
1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为了确保气体充装单位高效优质、安
全运行,气体充装单位必须建屯质量安全
管理体系,并编写一套《质量安全管理手
册》,气体充装站《质量安全管理手册》是
在以国家法律法规最新要求的基础}二,结
合气体充装{j业的特点,建立具有专业特
色的及质鼍要求、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法
律法规、风险识别、风险控制、岗位职责、
应急响应、管理评审等为一体的质量管理
体系手册。
《质量安全管理手册》是指导充装单
位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气体充装和气瓶
管理过程控制的重要依据,是单位工作人
员的行为准则和工作规范,其日的是加强
危险源控制,持续改进安全状况,确保气
体充装站质量和安全有效运行,从而达到
提高气体充装站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2.抓住关键点。进行风险辨识和有效
控制.确保气体充装安全运行
2.1危险源识别
根据气瓶充装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
危险源识别。
a.充装超压
b.防静电装置接地不良
c.氧气设备未进行脱脂处理
d.气体错充装
2-2风险分析与评价
a.人员误操作或压力表、安全阀及各
类气瓶超期使用,导致气瓶爆炸,毁坏设
展困境与出路【J】.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部
门经济研究所,20u:ll 7—124,
【2】赵强、史文涛、庞立江.简析我国混合动力
汽车现状及发展前景【j].河北:石象庄理工职
业学院,2010:12—14.
[3】石舒娅.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发展阶段研究
fJ].湖北武双: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201 0(03):5一10.23.
14)李连升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研充【J】.交
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2011(02):94.
【5】陆奇志、马尔旦‘百合提努尔.混合旃力汽
车的发展趋势及发展前景,新疆交通职业技术
学院,2011(3):】00.98.
万方数据
各,伤害工作人员。
b.管道、阀门设备,若防静电接地不
良,产生火花后遇高压高纯度氧气易发生
爆炸事故。
c.氧气设备、工具及附件有油脂,遇
高压氧气后易发生爆炸。
d.气体错充装会导致气瓶爆炸。
2.3风险控制
2.3.】充装超压的控制措施
a.在充装时速度不大于8m孙,应随
时观测压力变化情况,若有超压情况应进
行泄压处理。
b.每周巡查压力表、安全阀及气瓶使
用状态,查看是古满足使用要求,否则更
换各剐件:确保压力表、安哞=阀状态良好。
2.3.2防静电、防雷装置接地不良的
控制
a.每半年对防静电防雷装置进行一
次检测(接地电阻不大子lO欧姆)。并对
各部件、附件进行检查维修。
b.工作人员必须穿戴防静电工作服
进行作qk。
2.33氧气设备未进行脱脂处理的控制
a.工作前检查周围物品是否自|油脂
或助燃物。
b.检查工具、管路等部位是否被油脂
污染,并及时进行脱脂处理。
c.在工作前应对工具、备件及设备进
行脱脂处理。
·d.在操作过程中要缓慢进行,避免过
急、过快操作。
2.3.4气体错充装的控制
&汇流排充装接头更换为防错装接
头。
b.气体充装前检青瓶色、字样、介质。
3.做好气瓶充装前的安全检查,是气
瓶安全管理的最重要环节
气瓶事故人部分原浏是永久气体(临
界温度小于.10℃的气体)气瓶混装、错装
等闪素引发的。因此,气体允装前必须对
气瓶逐只进行认真检查。
3.1判别气体件质的方法
a.感官检查法。就是指用肉限或低倍
放大镜等工具逐只对充装气瓶,从瓶帽、
瓶阀(易熔合金塞)到瓶体进行认真观察、
判断,其中包括气瓶原始标志、检验标志、
颜色标志f瓶色、字样、字色和色环)、外表
缺陷或强氧化性气瓶身上是否有油脂,以
及对瓶内剩余压力等逐项进行枪青检验。
b.烟火点试法。用洗耳橡胶球,从瓶
阀出气口处抽取气体,然后在允许动火处
吹向点燃的条香或盘香(蚊香),以火焰特
征鉴别瓶内剩余气体性质。条香或盘香
(蚊香)接触洗耳橡胶球吹出的气体后,发
生剧烈燃烧并呈光亮现象,表明瓶内剩余
气体为氧气或氧化性气体;火焰呈红色并
发m“噗噗”轻度爆鸣声,表明瓶内剩余气
体为u,燃性气体;条香或盘香(蚊香)明火
遇气熄灭,表明瓶内剩余气体为非可燃或
非助燃性气体:气火相遇发出爆鸣声响。
或洗耳橡胶球弹离手握而爆破,表明瓶内
剩余气体是氢且已形成爆鸣性混合气体:
吹向点燃的香条的气体呈现出黄色,并笈
出刺鼻的氯气气味的是氟氯烷气体。
此方法是用火焰特征鉴别剩余气体
性质,适用于氧、氢、空气、氟氯烷气体厦
氲、氦、氪、氙等气体。
3T2鉴别气瓶能否充装的检查方法
若发现气瓶存在下列情况之~时,应
进行处理,否则严禁允装
a.气瓶原始标志是否符合标准和规
程的规定,钢印字迹是否清晰可辨。
b.气瓶是否在规定的定期检验订效
期内,其榆验色标是否符合规定。过期气
瓶,不得允装使J柑。
c.气瓶外表的颜色、字样、色环等标
志是否符合GBH7144一1999饩瓶颜色标
志》的规定。
d.气瓶安全附件是否齐全并符合技
术要求。气瓶安伞附件包括瓶帽、护罩、易
熔合金塞、防震崮等,其中除易熔合金外,
均属非承压件,但都是气瓶不可缺少的安
全附件,州此属于不可忽视的榆查项目。
e.气瓶内无剩余压力,剩余气体与预
装气体是否相符台。
f盛装氧气或强氧化性气体气瓶的
瓶阀和瓶体是否沾染油脂。凡与氧气或氧
化性气体气瓶接触的工作人员,其双手、
向颥、头发及手套、衣服和J=具等均不准
沾染油脂。
g瓶体有无裂纹、严重腐蚀、明显变
形、机械损伤以发其它能影响气瓶强度和
安全使朋的缺陷。
h.气瓶是否有合格证。
i.新投入使用、经定期检验、更换瓶
阀或因故放尽气体后首次充气的气瓶,除
压缩空气气瓶外,均按规定对瓶内气体进
行置换或抽真空处理。
4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可杜绝充装
气瓶安全事故隐患
a.永久气体充装操作人员必须经专
业技术培训考核合格,持有气体充装受资
格证书,同时必须严格遵守气体充装工艺
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
b.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要求的防护
用品,操作前,检查充装没备、管道、阀门、
仪器、仪表、工卡器具是否齐全、完好,是
否安全、灵敏、可靠。
c.应尽量采取螺纹连接形式的卡具,
其目的}d以防止气瓶错装,引起的爆炸。
d.从充气开始,应随时观察压力的变
化。在瓶内脏力尚未达到充装压力5MPa
前,操作者应用手摸气瓶瓶壁,并逐只检
查瓶体温度是否正常,若发现有的气瓶不
进气(气瓶譬无升温)或漏气,应发时查明
原因,妥善处理。除了手摸瓶温以外,还应
注意监听瓶内有无异常音响,并查看瓶阀
密封是台完好。
e.为防止超压,应安装电接点压力
表,保证超压时报警。
£几与氧或强氧化介质接触的人员,
其双手、服装、工具等均不得c々仃油脂,也
不得使油脂沾染纠阀门、管道、楚片等一
切与氧气接触的装置物件卜。若发现有
时,应用四氯化碳或涌精擦洗十净,力可
使}{j。凶油脂遇3MPa以卜高虺氧气时会
产生自然。
g.充装可燃气体或助燃气体的充装
台.应采取可靠的防静电接地装置,接地
电ml应小于lO欧姆,每半年对防静电防
雷装置进j『一次检测。电器照明均需采取
防爆型产品。操作人员不得穿戴化纤质地
的农帽以及带钉f的鞋。
h.在充装场所应悬挂严禁吸烟,杜绝
一切火源的警示标语。检修需动火时,必
须采取可靠的措施,并应经批准.领取动
火证后方可动火。
5.结束语
要保证气瓶的安全nf靠性,必须加强
气瓶的安全管理.愚者川鲜血来吸取教
训,智者川教训避免流血。永久气体气瓶
充装必须从源头抓起,完善各项安令规章
制度,采用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的管理
办法,能有敛控制气体充装I:作流程中的
安全隐患问题,确保充装站充气过程安
全,气瓶使用单位安全?!?参考文献:
1,气体充装安全技术
2.气瓶检验安垒技术
作者简介:
李彦红(1 969一),男,汉族,陕西省西安市
阎莨区,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飞行部保障大
队,西北工业大学应用电子技术本科毕业,工
程师。
注:预览效果可能会出现部分文字乱码(如口口口)、内容显示不全等问题,下载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