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作者:
韩江
文档来源:
安全管理网 |
点 击 数:
|
更新时间: 2020年12月30日 |
|
文件大?。?1.00 MB
共2页
|
文档格式:
PDF
|
下载点数: 1 点(VIP免费) |
圜圜甄
关于局域网安全维护分析
◆韩江
0引言
信息技术在我国不断发展,许多企业、政府机构、高等院校
先后引入互联网络技术,成立自己的信息网络平台,而局域网作
为信息网络平台的核心,其安全问题备受关注。近年来,病毒、
黑客袭击、网络数据泄密以及网络设备破坏等问题时常发生,局
域网的安全受到严重影响。网络安全隐患的增加给企事业单位的
正常运转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在这一背景下,针对企事业单位局域网安全维护的研究势必
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企事业单位局域网安全体系的构建,涉及
到诸多层面,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局域网物理安全问题、局域网
系统安全问题、局域网数据安全问题以及管理安全问题。本文将
针对局域网维护中的诸多问题逐一分析,并寻求解决之道。
1 局域两维护管理中的安全问晨
1.1物理安全问题
局域网物理安全问题主要是指构成局域网的整个系统的设
施设备及配套部件的安全。物理安全是保障局域网运行的首要条
件,网络信息的有效传递,必须以完整通畅的信息采集、传递、
处理系统为支撑。对局域网物理安全造成威胁的主要来自于蛇虫
鼠蚁的损害;火灾、地震等不可抗自然因素造成的损毁以及不适
宜的外部环境及操作方式带来的影响。
1.2系统安全问题
目前,市面上可选择的操作系统很多,但是在局域网领域还
没有完全安全的系统。苹果的Mac系统、微软的Windows系统、
Unix、Linux开源系统等都有可取之处,却都无法做到足够安全。
面对这一现状,企事业单位在使用局域网时,一定要加强对系统
安全性的维护。从操作人员入手,对局域网使用人员加大培训及
管理力度,保证企事业单位内部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执
行。此外,还应设置专门的网络管理维护岗位,时刻关注网络安
全。从操作系统入手,可以安装杀毒软件,定期对系统进行杀毒
更新,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1.3数据安全问题
一直以来,数据安全问题都是企业在使用局域网时面临的一
大难题。防火墙和杀毒软件虽然可以抵御一定的病毒及黑客攻
击,但是局域网数据安全仍然遭受着巨大威胁。这种威胁主要表
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互联网木马病毒的攻击,造成其他网
络客户端同企业网络客户端进行数据交换,大量数据的拥堵会导
致防火墙瘫痪崩溃。而此时,企业内部大量数据将会被传输至互
联网,造成数据泄露;第二,近年来,移动网络方兴未艾,企事
业单位特权用户也不断地增加,局域网数据受到的威胁进一步增
加。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管理软件对企事业单位的网络进行监
控,企业一些重要数据将更加难以受到?;す芾恚旱谌?,众所周
知,一直以来,互联网病毒都在飞速发展,为保证杀毒软件良好
的杀毒效果,需要不断地更新杀毒软件的病毒库,以适应新的病
毒。然而,企事业单位杀毒软件的更新速度往往滞后于病毒的产
生。许多病毒可能在杀毒软件还未来得及更新前已经侵入了操作
系统,面对这种情况,杀毒软件将毫无用处,数据安全也就势必
无法保证。
1.4管理安全问题
与企事业单位其他工作相似,局域网的运作虽然是技术性问
题,但也离不开有效的管理??蒲в行У墓芾砜梢愿玫胤⒒映?局域网的效用,保障局域网的安全。例如,当局域网络面临外部
攻击或者内部人员的不规范操作时,实时的监控管理可以及时发
现问题,寻求解决对策,避免发生安全问题,对企业造成不可挽
回的损失。
2局域网安全维护措施
2.1硬件维护
企事业单位的局域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可先从以下
几方面入手,进行排查:第一,局域网出现网络故障时应首先检
查网卡。对网卡进行配置后,如果操作系统还不能检测到网卡,
则表明网卡配置出现问题。在Windows系统下,网卡配置一般
可以自行完成,而在纯DOS系统下,则需要配置终端(IRQ)、
I/O接口地址范围等参数。网卡配置完成后,应当重新启动电脑,
再次查看网卡是否能够被检测到。检测时如果发现网卡指示灯不
亮,则网卡很有可能已经损坏,需要更换新网卡;第二,检查网
络连接是否正常。要保证网络的连通,必须保证电源插座、网线、
调制解调器等各项网络设备均能正常运转。对这些设备的检测可
以使用专门的硬件检测工具;第三,在保证网卡正常的基础上,
还是无法联网的,可以通过查看网络邻居进行检测。主要是检测
能否在网络邻居中看到其他局域网计算机。当硬件设备正常时应
该能够看到其他局域网计算机,如果看不到,则可对网线进行检
查,排查双绞线、水晶接头是否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第四,网
卡过旧,无法被其他计算机识别,也是造成局域网无法连接成功
的一个原因。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及时更新网卡,以保证网络的
正常连接。
2.2系统安全防护
目前,市面上的几款操作系统都不够安全,存在系统漏洞,
而这些系统漏洞很容易成为黑客袭击的目标,给局域网安全带来
严重威胁。为提高操作系统的安全性能,不同类型的企事业单位
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操作系统,而在进行选择
时,最好尽量考虑选择高安全系数的Unix或者Linux等系统。
除了操作系统的选择之外,企事业单位的局域网管理人员还应加
强对局域网的监控及维护工作,确保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将威胁扼杀在萌芽时。为此,可以采取用户账号登录的方式,保
证操作人员的合法性,并且要对每位操作人员进行严格的权限控
制。
2_3数据访问控制
?!壤邛蝳
厂一才1 so S;erv杆
I塑!!竺竺L
⑤嚆料
图l数据访问控制
对数据访问的控制可以通过终端集成管理系统实现,通过这
种软件,可以实现数据终端的监视管理。具体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局域网使用人员需要通过用户名与密码登录方可接入网
(下转第41页)
万方数据
圜墨旺
浅谈高校校园网IPv4向IPv6过渡问题及对策
◆陶晶
0引言
IPv4是目前我们最常用的网络传输协议,它的出现迅速普及
了互联网络的发展。但是,随着接入网络设备的数量成几何级的
增长,PC、手机、平板乃至穿戴设备的兴起,IPv4的缺陷也越
来越明显,IP地址的枯竭、路由表急剧膨胀、网络服务质量的缺
乏等都无法满足更高的网络需求。以IPv6为代表的下一代互联
网(NGI)技术演进逐渐成为人们的选择。
IPv6的发明引入了多项新的技术,特别是对寻址进行了扩
展,128位的地址支持更多的设备接入,彻底解决了IPv4的地址
不足问题。此外,IPv6采用的分级地址模式、标示服务质量与流
量、IPSec服务等很多技术,极大提高了网络的效率和安全性,
通过IPv6新增加的内置IPSec安全协议和网络层数据进行的加
密,?;ち耸莸耐暾院桶踩?,使得目前的端对端数据传输
更为可靠?;谝陨隙嘀钟攀?,IPv4被IPv6所取代是网络未来
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1 lP、,4向IP、,6过渡面临的问囊
1.1 IPv4设备存量大且改造不易
全面实现基于IPv6协议的网络需要满足两点,一是网络全
面启用IPv6:二是关闭IPv4协议。当下情况是很多高校的网络
建设都非常的早,网络硬件型号多样且参差不齐,特别是老校区,
都是以IPv4协议为当初的建网基础,IPv6的升级过程比新建一
套IPv6网络更为困难,且如果需要全部同时改造成IPv6的网络,
所花费的改造资金巨大,还容易影响用户在IPv4网络上的正常
运行,造成对教学工作的重大影响。
1.2 IPv6应用规模较小
虽然我国在2004年就宣布了下一代教育网CERNET2(采用
纯IPv6技术的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正式开通,已经被应用的
1Pv6校园网络资源数量也有上千个,但是相对于整个教育网的规
模占比来说仍然较小,特别对于一些地方普通高校来说,仍然无
法有效地参与并发挥IPv6所带来的红利效应。而且目前高校在
IPv4上承载着教学科研、办公自动化、邮件、图书馆等多种业务
和平台,如何顺利地从IPv4转向IPv6,这其中也包含着大量的
软件修改工作和维护时间。
2 IPv4向IP、,6的过渡技术
从IPv4向IPv6的过渡中,有大量的设备和应用需要进行转
移,特别是IPv4如何与IPv6进行沟通是发展IPv6首先要解决的
问题。为此,INTERNET工程组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提
出了三种主要的过渡方案: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和网关地址
转换/协议转换技术。
2.1双协议栈技术
双协议栈技术是指网络中路由器和主机端同时运行IPv4和
IPv6两套协议栈,使之既能和IPv4通讯,也能和IPv6通讯。它
在网络的每个节点上(含主机与服务器)都分配一个IPv4和一
个IPv6地址,是最兼容的通讯方式。虽然双协议栈解决了IPv4
和IPv6的兼容性问题,但是对IPv4的地址不足的问题并没有解
决,实际上是一台设备既分配了IPv4地址又分配了IPv6地址,
当IPv6发展到后期时,IPv4仍然会陷入到地址不足的困境中,
所以这种技术适合比较早期的迁移过程。
2.2隧道技术
隧道技术是指通过现在的网络(主要指目前支持IPv4)来传
输IPv6分组。现有的IPv4网络作为隧道,把两个独立的IPv6
网络连接起来。它包括隧道入口和隧道出口,这些隧道节点都是
双栈节点。在隧道入口对数据进行封装,通过网络传输后,再在
隧道出口对数据进行拆封。隧道只起了一条物理通道的功能,并
不需要专门的IPv6路由和链路,但是无法实现IPv4节点和IPv6
节点问的直接通讯。隧道技术不仅适用于初期迁移,也适用于迁
移后期阶段,建立IPv40verIPv6隧道,可以将IPv6海洋中的IPv4
孤岛连接起来。
2.3 网关地址转换/协议转换技术
网关地址转换/协议转换技术可以直接转换两种不同协议数
据中的字段,是一种纯IPv4和IPv6通讯方式,相当于是在IPv4
和1Pv6中的一名翻译。翻译策略中NAT-PTT和TRT主要应用于
网络汇聚层,相比之下NAT-PT更为常用。NAT-PT作为中间设
备,可以根据双方协议不同的要求进行对应的语义翻译,两方的
节点不用做任何改造,所有包括地址、协议等工作都由网络设备
来完成,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同时NAT-PT提供了
和IPv4中NAT相同的防护功能,通过扩展ACL可以实现
IPv4ACL上所有的防护功能。但是双方节点访问方式比较复杂,
协议转换开销比较大,造成延时加大,当出现大量转换需求时,
网络容易出现瓶颈,制约了网络的性能,不适合在大规模的网络
中使用。通常采用在其他互通方式无法使用的情况时。
(下转第43页)
■■●_●■●-一■■■●■●●■■■■●■●■■●●●●■■■一■■■■■一●●●●●■■●■■●■一●●●●■■●■■■■●●■■●■■■●●■■●■■■■■●■■■■■■●
(上接第4()页) 域网管理人员也应进行相应的管理规范,保证管理工作真正落到
络,杜绝非法用户的接入;第二,可以通过安全控制,根据用户实处;二是,为防止来自网络的病毒攻击及非法入侵,可以采取
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选择合适的安全防护方法;第三,通过边界封闭BT下载、限制带宽等方式,以保证局域网的安全;三是,
防御技术,借助防火墙、杀毒软件等对进入电脑的外界程序进行引入集成化管理软件,对局域网下的各个计算机进行实时监控、
监控,在病毒尚未运行时即做出判定,阻止可疑程序的进入,最检测。监控掌握局域网用户上线情况,限制非法用户的接入。
大限度地?;ぞ钟蛲绨踩旱谒?,对终端运行进行实时监控,
并且生成日志记录???,分析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数据访问控制的相关方面。一是安
全存储数据库连接字符串;二是使用正确的数据访问标识:三是
通过SSL、IPSec?;ね绱菔莅踩核氖嵌允褂檬菘獾?人员进行身份认证;五是对使用数据库的人员进行授权。
2.4安全管理升级
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在网络管理上下功夫,严格管控:一
是,可以制定合理严格的局域网管理条例,约束及规范操作人员
的网络行为,避免不规范使用造成的网络安全威胁。此外,对局
引用:
【11陆珏吉局域网络安全管理现状及其优化改革Ⅱ].硅谷,
2()12.
f2】赵明明.探讨企业局域网的安全管理策略U】.计算机光盘
软件与应用.2()14.
[3J田驰计算机局域网网络的安全现状及对策分析U】佳木
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
(常熟市公路管理处江苏215500)
注:预览效果可能会出现部分文字乱码(如口口口)、内容显示不全等问题,下载是正常的。